微信截圖_15792431042760.png)
日期
|
安排
|
住宿
|
早餐
|
午餐
|
晚餐
|
D1
|
北京西站乘坐高鐵, 當日抵達西安,入住。
|
酒店
|
×
|
×
|
√
|
D2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(yǎng)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3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(yǎng)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4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(yǎng)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5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(yǎng)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6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(yǎng)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7
|
全天自由活動,療養(yǎng)。
|
酒店
|
√
|
√
|
√
|
D8
|
西安北站乘坐高鐵 ,結束旅程返京。
|
|
√
|
√
|
×
|
西安景點推薦:
一,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
又稱兵馬俑、秦兵馬俑。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,與秦始皇帝陵一同組成了: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秦始皇兵馬俑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。這里出土的一千多個士兵陶俑,形象各不相同,神態(tài)生動,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,被譽為“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(fā)現(xiàn)之一”。歷史背景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,前后將近使用了72萬人力,修筑時間長達38年,工程浩大。直至秦始皇去世陵園都未修建完成,由秦二世胡亥繼續(xù)修建1年多才完成。傳聞中,秦始皇耗費無數(shù)人力物力財力,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地宮,而兵馬俑就是地宮的守衛(wèi)者。秦兵馬俑可謂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。秦俑之所以在規(guī)模、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,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,還與這個皇帝的意志分不開。
二,西安城墻
古都西安的標志性景觀,也是我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。全長約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,包括護城河、角樓等一系列設施。歷史背景:西安城墻又稱西安明城墻,現(xiàn)存城墻為明代建筑,全長13.7千米,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年),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竣工,是在明太祖“高筑墻、廣積糧、緩稱王”的政策指導下,在隋、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。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,藩封、府治同在一城,因而城池規(guī)模宏大堅固,再加上后來明清屢次修葺、增建,至今保存完好。
三,華清宮
華清池 • 驪山景區(qū)位于西安城東30公里,與兵馬俑相毗鄰。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和眾多歷史事件享譽海內外,成為中國唐宮文化旅游標志性景區(qū)。宮內勝景:華清宮歷史悠久,周、秦、漢、隋、唐等歷代帝王在此建有離宮別苑,宮內集中著唐御湯遺址博物館、西安事變舊址——五間廳、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(qū)、唐梨園遺址博物館等文化區(qū)和飛霜殿、萬壽殿、 長生殿、環(huán)園和禹王殿等標志性建筑群。“溫泉頌”碑驪山溫泉因開發(fā)利用早且備受歷代帝王的青睞,享有“天下第一御泉”的美譽。
四,陜西歷史博物館
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,是西安的名片性景點之一。博物館籌建于1983年,1986年夏天動工,1997年6月20日正式建成開放,并定名陜西歷史博物館。2016年,陜西歷史博物館被中國文物學會、中國建筑學會評選入“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”。博物館特色: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大型現(xiàn)代化博物館,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(yè)邁入了新的發(fā)展里程。這座館舍為“中央殿堂、四隅崇樓”的唐風建筑群,主次井然有序,高低錯落有致,氣勢莊重,融合了民族傳統(tǒng)、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于一體。館區(qū)占地 65000平方米,收藏著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,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38萬余件文物,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。文物不僅數(shù)量多、種類全,而且品位高、價值廣,館中藏品可謂琳瑯滿目、精品薈萃。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,被譽為“古都明珠,華夏寶庫”。
五,回民街
不只是一條街,是西安市中心回民聚集區(qū)內多條街道的統(tǒng)稱,由北院門、北廣濟街、西羊市、大皮院等街道組成。這里是西安小吃的集中地,作為幾百年歷史的回民區(qū),這里還能感受到濃濃的穆斯林氣息。能吃到幾乎所有的西安小吃這里也稱為“回坊”、“坊上”,在這里你能夠吃到幾乎所有的西安小吃。這里有約2萬名回民依寺而居,維持著原有的宗教傳統(tǒng)和生活習慣。多數(shù)游客游玩回民街從西大街的北院門處開始游玩,這里距離西安鼓樓和鐘樓都不遠。
六,大雁塔
位于市區(qū)南部大慈恩寺內。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麗的皇家寺院,建于唐太宗時期,是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而建,并由西行取經(jīng)歸來的玄奘法師擔任“首任主持”。期間,法師督造了大雁塔。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(jīng)、弘揚佛法11年,并創(chuàng)立了佛教的“相唯識宗”,使大慈恩寺成為唯識宗(又稱“法相宗”)祖庭。期間,為供奉從印度請回的經(jīng)像和舍利,法師親自督造修建了大雁塔。如今的大慈恩寺,是明代在原寺院“西塔院”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,現(xiàn)存的殿堂則多是清代建筑。寺院內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依次是大雄寶殿、法堂、大雁塔、玄奘三藏院。其中,大雁塔內和玄奘三藏院分別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,是大慈恩寺的“鎮(zhèn)寺之寶”。寺院中軸線以東是塔園,園內的塔林,共有舍利塔九座,供奉著自清代以來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。大慈恩寺的南、北都有廣場。周邊還有陜西博物館和大唐芙蓉園等景點。
七,西安鐘樓
是國內最大、最完整的一座鐘樓,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,鐘樓處于西安的中心地帶,是古城的地標之一,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、南、西、北四條大街并分別與西安城墻東、南、西、北四門相接。西安的鼓樓,原先在西邊的廣濟街上,隨著城市中心東移,在明神宗萬歷十年(1582年),將鐘樓遷徙到了鼓樓東邊,今天的位置。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,下部為磚石結構的正方形基座,頂部為三重四面攢尖頂結構,覆著深綠色琉璃瓦,頂尖用真金鉑包裹。
八,西安碑林博物館
位于文昌門附近,館內由碑林、石刻藝術等部分組成,其中由歷代碑石、墓志組成的碑林是館內的亮點,其中包括顏真卿、柳公權、懷素等書法名家的碑刻,還有《石臺孝經(jīng)》和《開成石經(jīng)》兩塊唐代碑刻。收藏的碑刻中,精品眾多在碑林博物館內,你能夠欣賞到歷朝歷代的碑刻和墓志,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時間跨度長達2000多年。
九,大唐不夜城
大唐不夜城的中軸景觀大道是一條約1500米橫貫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,其上分布著盛世帝王、歷史人物、英雄故事等九組主題群雕,立體展現(xiàn)大唐帝國在宗教、文學、藝術、科技等領域的地位并彰顯大國氣象。大唐不夜城以大雁塔為依托,北起玄奘廣場、南至唐城墻遺址公園、東起慈恩東路、西至慈恩西路,貫穿玄奘廣場、貞觀文化廣場、開元慶典廣場三個主題廣場,擁有六個仿唐街區(qū)和西安音樂廳、西安大劇院、曲江電影城、陜西藝術家展廊四大文化建筑。大唐不夜城晚上燈火璀璨,光影中的仿古建筑流光溢彩,氣勢恢宏,宛如大唐盛世再現(xiàn)。